金屬可以看成是由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。 金屬離子以點陳排列,電子在其間運動。如果我們把金屬,例如鋅片,浸入合適的電解質溶液(如ZnSO4)中,由于金屬中 的化學勢大于溶液中 的化學勢。鋅就不斷溶解下來進入溶液中。 進入溶液中,電子被留在金屬片上,其結果是在金屬與溶液的界面上金屬帶負電,溶液帶正電,兩相間形成了雙電層,建立了電位差,這種雙電層將排斥 繼續進入溶液,金屬表面的負電荷對溶液中的 又有吸引,形成了相間平衡電極電位。對于給定的電極而言,電極電位是一個確定的常量,對于下述電極反應: 
式中 E:電極電位,V; Eo:標準電極電位,V; R:氣體常數,8.31441J/(mol·k); T:溫度,k; n:參與電極反應的電子數; F:法拉第常數,96486.7C/mol; a:參與化學反應各物質的活度。 式(1.1)是電極電位的基本關系式。如果以常用對數表示,并將有關常數值代入,式(1.1)可寫為  

|